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在全球竞争愈发白热化的今天,科技创新已成为各国、各大城市的制胜法宝。近年来,江北区聚焦“科技兴业之区”战略定位,以“科创强区”行动为统领,大力培育和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江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2022年7月共同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在重庆综合创新竞争力梯度布局中,江北区基于良好的创新环境竞争力、创新投入竞争力,综合创新竞争力持续位居前列。
当好“店小二”,加快建设创新载体
重庆光子空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光子空间”)是一家以产业及园区为载体,以数字经济为发展方向的运营机构,于2021年初落户江北。如今,经过短短1年多时间发展,光子空间已入驻企业、团队300余家(个),其中科技类项目占比超过70%,包括入库科技型企业25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
鲜为人知的是,在发展之初,光子空间却是另一番景象——因办公场地产权证的问题导致入驻企业注册难,在引进企业和创业团队时受到限制,每月注册企业仅有五六家。所幸,江北区科技局一直密切关注其发展。在获知其遇到的困难后,该局立即主动协调江北区市场监管局,为光子空间入驻企业办理注册手续提供绿色通道。此举大幅度提升了企业入驻效率,使光子空间每月注册企业数量猛增到三四十家。
在这之后,江北区科技局还通过提供政策宣传咨询服务、为入驻企业开展专业辅导培训、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园区停车难等贴心举措,倾力帮助光子空间解决运营痛点难点,增加对企业的吸引力,实现快速发展。
次年,光子空间就成功认定为区级众创空间。快速发展的光子空间又遇到了现有场地无法满足企业入驻需要,急需拓展运营空间的难题。江北区科技局再次主动作为,帮助其寻找新场地。2022年6月,光子空间在科技金融中心二期及观音桥落户其拓展园区——睿创(重庆)科技园,新拓展运营空间8800平方米。
“江北区科技局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是企业运营的‘贴心人’、发展的‘加速器’。”谈及光子空间快速发展的原因时,光子空间相关负责人如此说。
创新载体是一个地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基础条件,是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江北区聚焦数字经济、制造业等产业领域搭建创新平台,强化服务意识,当好企业的“店小二”,积极推动创新载体加快发展,为全区科技创新赋能。
尤其是2022年,江北区建立了“百千万”联系服务市场主体全覆盖的工作体系,送政策、送服务、送帮扶进企业。基于这种工作体系,2022年以来,江北区科技局深入走访了辖区科技平台和科技型企业等93家,收集各类问题68件,解决65件,成为创新载体“加速跑”的一股重要推动力。
为加快建设创新载体,江北区还出台了《重庆市江北区高质量孵化载体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创新载体建设方向。在此基础上,该区瞄准企业“初创—培育—发展—壮大”四个环节,打造全链条梯度培育体系,初步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创新平台格局。
政府之手的推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江北区新认定万晟通众创空间、睿创(重庆)科技园2家区级众创空间,并组织3家孵化载体申报了市级孵化载体评选。同时,全区孵化载体新引进包括33家入库科技型企业在内的企业120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
截至2022年9月末,全区累计建成各级孵化载体35家;创新载体面积共计达2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总数达700余家,其中入库科技企业154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
聚焦融资难,探索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
高新技术企业重庆润际远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润际新材”)一直聚焦“高熔点金属低温熔化技术”,专注于高性能合金元素添加剂的研发。自2005年成立以来,公司取得21项发明专利和57项实用新型专利,产品受到国内外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全球知名铝业巨头企业青睐。
2021年,公司计划投入资金启动新项目研发,以进一步增强科研实力和产品竞争力。但由于缺乏足值抵押物,公司遭遇了贷款难。就在润际新材负责人一筹莫展之际,江北区科技局及时伸出援手,利用该区开展的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帮助公司从银行拿到500万元纯信用贷款。拿着这笔贷款,公司2021年以来顺利新增数个研发立项和新申请几项发明专利。相关发明通过对高浓度合金元素添加剂等产品工艺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使公司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得以提高。
润际新材的案例,仅仅是江北区探索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科技型中小企业因普遍具有轻资产、缺乏抵押担保物的特点,一直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而它们最宝贵的资产——专利技术,却很难变现,不能对其融资提供帮助。
如何解决这道难题?2019年2月,江北区启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工作,探寻答案。
试点过程中,江北区引入了以企业知识产权、研发投入为基础指标,以高端人才、创新产品、创新能力为加分指标的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体系,并依托此分级评价体系确定进入科技型企业数据库的企业的知识价值信用额度。
在此基础上,选定合作银行,由银行根据企业融资需求及其知识价值信用授信额度,确定具体贷款额度,最高额度可达500万元。同时,银行对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执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不收取抵质押物。
为分散贷款风险,降低银行放贷顾虑,江北区还争取到市级部门支持,由市区共同出资设立了总规模为2亿元的风险补偿基金,建立了风险分担机制。如果参与试点的银行出现贷款无法收回的情况,风险补偿基金就将按照银行贷款损失核算并给予其补偿。补偿比例为知识价值信用额度范围内发放的贷款本金损失的80%,银行只承担贷款本金损失的20%及贷款利息损失。
通过上述举措,此项试点不仅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将专利技术变现,而且还大大提升了银行放贷的积极性,让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得到了“金融活水”浇灌。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江北区已有386家科技型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申请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其中,共计有182家企业已拿到贷款,贷款金额共计达3.2亿元。此外,依托此项试点,江北区还引导商业银行向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69亿元。
激励企业创新,科技研发投入再创新高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而科技型企业则是江北区创新的“主力军”。如果说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是为“主力军”雪中送炭,那么,面向科技型企业的研发经费等费用投入就是锦上添花。
江北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透露,近年来,为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江北区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以真金白银激活企业创新活力。
如,对新认定或引进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奖励;再次通过认定的,一次性给予20万元奖励。
孵化载体内每培育或引进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元,每培育或引进一家上市企业(含主板、科创板、创业板)挂牌企业奖励30万元;对直接从孵化载体租赁自用办公用房的入库重庆市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按20元/平米·月标准给予房屋租金补贴等等。
政策引领下,江北区还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帮助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研发经费等费用补贴。
以2022年为例。江北区科技局积极组织开展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并相继推荐两批140家企业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目前,已有45家通过市级专家初评。同时,推进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全区参评企业达84家。截至2022年9月末,全区入库科技型企业达1795家;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达267家。
2022年以来,江北区科技局还通过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联合各街道对区内50家重点研发投入企业进行“一对一”研发投入归集规范上门辅导工作,并“点对点”分类消除企业在奖补申报、研发经费归集中的隐患。
譬如,作为智力密集型企业,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和重庆国信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均有大量研发人员。但由于对研发人员定义不清晰,2家单位均存在不明确研发人员费用归集的情况。江北区科技局通过走访,帮助解决了以上问题。而后,还为2家单位出具了研发投入填报指导报告,切实提高了企业归集数据质量,为它们申报研发经费补贴扫清了障碍。
为帮助企业申报研发经费补贴,今年以来,江北区科技局还收集解决南方数控、重庆海关技术中心等单位关于生产经营、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困难和建议43条,并现场答疑38条、向部门推送5条。同时,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2021年符合研发投入补贴的63家企业进行实地审计,补贴近4100万元。
此外,江北区今年还主动与市科技局等单位联系对接,组织长安汽车、中科顶峰、迈基诺和南电科技等企业申报国家级和市级科研项目,全力向上争取研发资金支持。其中,支持长安汽车“自进化学习型自动驾驶系统关键技术”等3个项目申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新领域)重点专项。
得益于上述种种举措,2021年,江北区科技研发投入再创新高——全年研发投入总量达52亿元,居全市第二,首次实现10亿元级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3.48%,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16%)。2022年,该区R&D经费投入仍将保持全市前列。
以活动造势,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2022年9月21日,来自江北区内的30余家孵化载体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科技企业培育、科技创新服务、创业企业帮扶、就业等话题,进行经验交流分享。
这是一场名为“2022年全国双创活动周江北区众创联盟交流分享会”的活动。活动中,各孵化载体负责人畅所欲言,通过亲身经历为江北区搞好“双创”工作建言献策,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在此之前的9月15日,江北区启动全国双创活动周重庆江北区分会场活动。活动期间,江北区科技局除了牵头举办这场交流分享会外,还邀请专家学者走进辖区科技创新载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创新创业专题辅导,共计培训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负责人100余人次。
据悉,双创活动周期间,江北区结合区内实际开展这些活动,旨在为区内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搭建交流共享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提升江北区创新活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离不开政策扶持。同时,也需要创新文化的沃土和浓厚的创新氛围。”江北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因此,近年来,江北区在通过前述一系列政策和服务支持科技型企业和孵化载体发展的同时,还特别注重以活动造势,持续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如,该区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孵化载体,每年组织开展双创活动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仅今年以来,仅区内各孵化载体就已累计开展双创活动91场次。
创新创业大赛方面,11月2日,江北区举行了以“筑梦江北 共享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
本次大赛以“筑梦江北 共享未来”为主题,由江北区科学技术局、江北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自2022年9月13日启动以来,大赛吸引了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60余家企业和创业团队参加。经过激烈的初赛、复赛后,6家企业脱颖而出,进入决赛。最终,中科睿信(重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一等奖;重庆知至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微奥云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获得二等奖;重庆木棉树软件开发有限公司、重庆知识产权大数据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曦光传媒有限公司获得三等奖。此外,大赛还评出了优秀奖10名。
江北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聚焦江北创新发展需求,旨在引导市场、社会和政府资源支持创新创业,吸引更多优质创新资源集聚江北,推动江北双创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实现社会经济双增效。
此外,江北区今年还积极组织区内企业参加重庆市内的其他创新创业大赛,连续3年荣获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优秀组织奖。
再如,该区每年围绕全民科普营造创新氛围,为全区推进科技创新赋能。
仅今年以来,江北区就先后成功举办了2022年江北区第五届科普讲解大赛、“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主题活动和2022年“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和科技“三下乡”等一系列科普活动。
其中,2022年江北区第五届科普讲解大赛吸引了全区386余名科技、科普工作者和中小学生参加比赛。最终,10名选手进入全市复赛,5名选手闯入全市决赛,并有4人获得三等奖。同时,江北区科技局还获得优秀组织奖;“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主题活动共计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40余项,受众超百万人次;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活动覆盖五里店街道、江北城街道等9个街镇,共计发放科普手册2000余册,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品牌效应初显。
数读江北区科技创新成果>>>
35家
创新载体建设
截至2022年9月末,全区累计建成各级孵化载体35家;创新载体面积共计达2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总数达700余家,其中入库科技企业154家、高新技术企业34家。
3.2亿元
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
截至2022年10月,全区已有182家企业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贷款金额共计达3.2亿元。
1795家
科技型企业培育
截至2022年9月末,全区入库科技型企业达1795家,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达267家。
52亿元
科技研发投入
2021年,全区研发投入总量达52亿元,居全市第二,再创新高,首次实现10亿元级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3.48%,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16%)
(编辑 汪晶晶)
(来源 新重庆)